作者:来源:更新时间:2015-05-28访问:
为了贯彻落实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”以及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》的精神,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新课程改革,探索高效课堂教育教学策略,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,根据县教体局下发的《遂川县中小学推进高校课堂实验实施方案》的要求,经学校研究决定,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在高一年级部分班级进行推进高效课堂实验,为了确保实验顺利进行,特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,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、科学发展为宗旨,以深化课程改革、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,以课堂为主阵地,以创高效的教学模式为抓手,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,在切实落实教学规范的基础上,广泛开展教学研究,促进我校广大教师更新教学理念,规范教学行为,优化课堂教学过程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。
二、实验内容
高效课堂,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,是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,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、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、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,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。
合,为学生呈现鲜活、生动、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资源。二是学生地位主体化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,不是教师的附庸,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。三是教师角色多重化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,主动转换组织者、合作者、指导者、参与者等不同的角色。四是学习方式多样化。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,把多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。五是教学过程活动化。让学生自主学习,充分展示、交流和表现,在活动中生成知识、提升能力,在活动中体验情感、享受快乐。六是教学手段信息化。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,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,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。
三、实验对象及目标
1、实验对象
高一年级3—8班。
2、实验目标
通过实验拟达到以下五大实验目标:
(1)课堂发展目标。通过实验,使我们的课堂:突出学生、突出学习、突出合作、突出探究,彻底打破满堂灌,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,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,构建高效课堂的模式,探索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。
课堂达到“五高”:一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高;二是师生、生生教与学的合作程度高;三是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效度高;四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效率高;五是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层次高。
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,享受成功合作的喜悦,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,快乐、高效地学习,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。
(3)教师发展目标。通过实验培训、探讨、实践,帮助参与实验的教师更新教学理念,完成角色转换,形成正确的教育观、教师观、学生观。同时,帮助实验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,提高课堂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,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。
(4)学校发展目标。不断总结实验成果,并将这些成果由课堂推广至班级管理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,用高效的管理理念推进学校管理改革,探索学校形成管理文化,良性发展的有效机制。
(5)评价发展目标。探索围绕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、学生、教师和学校的评价途径与方法。让评价成为学生、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,不仅起到督促作用,更起到激励作用。
四、实验的组织领导
为了加强对我校高效课堂实验的组织领导,特成立“遂川中学推进高效课堂实验领导小组”,人员如下:
组长:游和平
副组长:方小连、梁庭琮、李田古、王若辉、刘志刚
成员:王亮生、陈书递、柏继锦、郭克坤、罗锋华、袁辉、
罗春红、林观平、袁行滨
下设实验工作办公室,挂靠教务处。办公室主任:王亮生,
副主任:罗春红
领导小组下设九个实验小组,人员组成如下:
实验小组 |
组长 |
成员 |
督查人 |
语文实验小组 |
王佳明 |
罗锋华、王春红、谢? 进、焦文荣、罗国阳 |
罗锋华 |
数学实验小组 |
林观平 |
肖是明、蒋鑫森、刘世德、彭森宝、郭烈葱 |
柏继锦 |
英语实验小组 |
廖文芳 |
罗顺生、王梅英、郭玉立、郭春怡、郭宗荣 |
王亮生 |
物理实验小组 |
康井生 |
郭克坤、梁永红、袁福来 |
郭克坤 |
化学实验小组 |
袁红梅 |
杨华智、肖焕波、吕金萍、陈书递 |
陈书递 |
生物实验小组 |
古均平 |
梁亚梅 |
林观平 |
政治实验小组 |
蔡继栋 |
袁? 辉、吕? 荣 |
袁? 辉 |
历史实验小组 |
肖小鹏 |
罗春红、刘爱勇、唐翠平 |
罗春红 |
地理实验小组 |
袁小定 |
袁行滨、郭源建 |
袁行滨 |
五、组织实施
1.2013年9月份,制定学校推进高效课堂实验实施方案,召开推进高效课堂实验活动宣传动员大会。
2. 2013年10月份,各实验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(要有明确的目标、具体的教学步骤、人员的分工等),并经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,正式启动高效课堂实验活动。
3、2013年10月-11月,教师互相学习、探讨、交流。
4、2013年11月,领导小组进行调研活动。
5、2013年12月,总结反思。一是每个老师要进行总结反思,形成书面材料,先交实验小组组长。二是每个实验小组要进行总结反思,形成书面材料,连同个人反思材料一起交领导小组。
6、2014年元月,召开全体实验工作人员会议,进行总结和评价。
??????????????????? 遂川中学??
??????????????????? 2013年9月?
附件:“高效课堂基本模式”参考
(一)教学步骤:
课前:
???? 1、预习自学,探究问题
???? 2、完成学案,训练运用
课中:
???? 1、导入课题,明确目标?? (3分钟)
???? 2、分组合作,讨论解疑?? (7分钟)
???? 3、展示点评,总结升华?? (25分钟)
???? 4、清理过关,当堂检测?? (10分钟)
课后:
???? 训练学案,巩固成果
(二)基本要求:
一是课堂上创新教与学方式,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,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,引导学生在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,全身心投入,积极动脑、动口、动手,教学生学会学习,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,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坚持“四凡四不”,即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;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;凡是学生能做出的教师不启;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,教师不引。
二是要优化教学策略,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,精讲精练,及时反馈、有效调控,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。提倡“两个高效”,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。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,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。闲则生非,课堂不允许一个学生闲,忙了,纪律就好,成绩就好。学校最大的浪费是课堂时间的浪费。课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,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,让学生全力以赴、全神贯注、全神投入,紧张而愉悦地学习。
1、明确学习目标,预习课本知识,小组交流互助。
⑴操作:学习学案上学习目标,自学教材文本知识。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一步学习学案上知识点,并进行讨论、解答。
⑵步骤:
①教师可联系前面所学知识,介绍本节学习重点和目标;
②学案可提前发给学生,让自觉的学生可以对课本知识提前有所了解;
③可阶段性对学生预习进行检查,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习惯;
④学生对学案上知识都要进行学习和解答,对于不明白的问题,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,教师巡视指导、解答疑惑。
2、课堂分组展示,实现思维对话。
⑴操作:学生分组轮流展示,互相纠正,归纳总结,教师可适时补充。时间约15分钟。
⑵步骤:
①学生分组展示,查找错误、更正结论;
②教师适当讲解、提问。注意事项:让学生自由讨论,充分展示所学知识,尽可能暴露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,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,找出原因,更正答案;教师讲解点评简练准确规范,注重以下问题:面上都不会的,重点、难点、易错点等,引导学生将关联知识串联成线、成体系,对知识适当延伸和联系实际。
3、总结与反思评价。
⑴操作:
当堂检测达标情况,总结、反思本节学习成果。
⑵步骤:
出示或发放检测题,学生做教师巡视,当堂反馈。注意事项:习题要典型,数量要适中,题型合理搭配,兼顾不同层次学生;学生要对学习结果反思与归纳。
三是具体课堂教学程序:
1、明确学习目标,预习课本知识,小组交流互助。
⑴操作:学习学案上学习目标,自学教材文本知识。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一步学习学案上知识点,并进行讨论、解答。
⑵步骤:
①教师可联系前面所学知识,介绍本节学习重点和目标;
②学案可提前发给学生,让自觉的学生可以对课本知识提前有所了解;
③可阶段性对学生预习进行检查,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习惯;
④学生对学案上知识都要进行学习和解答,对于不明白的问题,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,教师巡视指导、解答疑惑。
2、课堂分组展示,实现思维对话。
⑴操作:学生分组轮流展示,互相纠正,归纳总结,教师可适时补充。时间约15分钟。
⑵步骤:
①学生分组展示,查找错误、更正结论;
②教师适当讲解、提问。注意事项:让学生自由讨论,充分展示所学知识,尽可能暴露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,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,找出原因,更正答案;教师讲解点评简练准确规范,注重以下问题:面上都不会的,重点、难点、易错点等,引导学生将关联知识串联成线、成体系,对知识适当延伸和联系实际。
3、总结与反思评价。
⑴操作:
当堂检测达标情况,总结、反思本节学习成果。
⑵步骤:
出示或发放检测题,学生做教师巡视,当堂反馈。注意事项:习题要典型,数量要适中,题型合理搭配,兼顾不同层次学生;学生要对学习结果反思与归纳。